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山西省岢岚县实施整村搬迁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纪实

    信息发布者:homepaper
    2018-06-26 21:37:55   转载

    岢岚县委书记王志东(中排左四)、县长侯俊生(中排左二)在赵家洼村和群众讨论整村搬迁工作

           做了60多年的梦,也梦不见这样的光景!”2018年5月4日,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61岁的贫困户曹六仁,坐在新家客厅的沙发上,告诉记者,从去年9月22日搬进新房以后,“每天感觉像做梦一样!”但他非常肯定的是,客厅墙上那张照片里与总书记握手的人,是自己。

         赵家洼里话脱贫,岢岚山下暖民心。2017年6月21日,总书记来到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贫困群众,在曹六仁旧家院子里,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。

         “现在党中央就是要带领大家一心一意脱贫致富,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。芝麻开花节节高。”总书记在岢岚掷地有声的承诺,让在场的干部群众拍红了手掌。


           声声嘱托、殷殷寄语,为岢岚全面小康谋篇布局、为岢岚鏖战深贫鼓劲加压,激励着岢岚人民攻坚克难、不胜不休。时隔一年,我们再次追寻总书记脚步,恍然发现,这方水土从亘古不变到沧海桑田,岢岚干部群众只用了一年时间:整体搬迁115个村,把“贫困”搬离“深度”;盘活旧村土地资源,给“深度”打造“出路”。

           把“贫困”搬离“深度”

           因为地方口音,岢岚总被外地人听成“可怜”。岢岚6.3755万农村人口中,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42户1.97万人,贫困村116个,贫困发生率高达30.9%,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,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。

           而赵家洼,全村54户115人,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22户52人。曹六仁说,这里“山穷天穷地穷”,人没办法不“可怜”。

           看山,远山近岑,平缓连绵,无矿产资源,无秀丽风景;看天,年均降雨量只有400多毫米,年均气温只有6℃,每年无霜期只有110天;看地,土地贫瘠,坡陡沟深,广种薄收,靠天吃饭。

           一开始,曹六仁住在山上的窑洞。1974年,曹六仁在山下找了一块地,地基是自己从山上背石头垒的,土坯是自己从山上背土打的,木料是自己从十里之外的山沟拉回来的。两年时间,自己盖了两间土坯房。

           在这两间土坯房里,曹六仁娶了妻子,生了4个孩子。随着孩子长大,相继上学,4个孩子的学费,压得曹六仁再也直不起腰板,“我硬着头皮把亲戚朋友的门槛踏遍了。”家里的32亩地,和这两间土坯房,让他熬过40多年的艰难生活。要强的老汉,也逐渐认了命,和赵家洼其他人一样,在这方水土挣扎着生存,踏踏实实当起了“可怜人”。40多年风雨的吹打,让这两间土坯房的裂缝,和曹六仁脸上的皱纹一样,触目惊心。

           在岢岚,全县116个贫困村,有115个条件和赵家洼类似;全县8442户1.97万贫困人口,有2810户6780人的情况和曹六仁家类似。这组数据,对于岢岚县党政干部来说,是脱贫攻坚的任务列表,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责任清单。

           古有愚公移山,今有“愚公”移民。岢岚县干部群众深入践行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,立足村庄散小穷陋和历史欠账较多的实际,把深度贫困村整体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突破口,用7个月时间,整体搬迁了115个深度贫困村。

           7个月,是岢岚干部百倍发力,浴血攻坚,用非常之功缩短时间轴,创造的岢岚速度!

           这7个月来,岢岚的党员干部到赵家洼一波接着一波,一趟赶着一趟。曹六仁不清楚这些干部来自哪个单位,但他发现,这些干部都身兼数职,分工明确。有的是项目“规划师”,七个由县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,出台政策方针,制定落实一乡一方案、一村一办法、一户一策略;有的是“信息调查员”,县四套班子带队进村入户摸底调研,广泛听取群众意愿,反复研究论证,确定搬迁对象;有的是工程“监督员”,采取“三天一督查、一周一观摩”的做法,监督一线行动、现场施工,确保任务落地见效……那7个月里,岢岚县干部白天办公室寥寥无几,晚上办公楼灯火通明;馒头泡面成了他们的工作餐,迷彩鞋服是他们的工作服;妻子见不到丈夫,孩子见不到父亲……曹六仁说,他们没了官气,有了土气,“这些不像干部的干部,我们老百姓才喜欢。”

           搬迁115个村,是岢岚党委政府勇于担当,全力投入,用非常之举拉长战线,创造的岢岚奇迹!

           打硬仗,“粮草”要充足,整体搬迁115个村,资金投入是基础。岢岚县统筹整合易地扶贫搬迁、美丽乡村建设、农村危房改造、抗震改建、地质灾害治理、宅基地复垦增减挂钩等资金,采取规划、设计、招标、施工、管理“五统一”集约建设做法,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,将县城和中心集镇安置房每平方米造价分别控制在1400元和1200元以内,保证了贫困群众搬迁不举债。

           攻山头,“战法”要科学,整体安置6780人,统筹规划是关键。岢岚县不烩“大锅菜”,结合脱贫攻坚、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统筹规划,采取县城集中安置、中心集镇安置、分散安置、集中供养安置4种方式,规划县城广惠新村集中安置1868户5451人,8个中心集镇安置493户690人,分散安置402户584人,集中供养安置35户37人,初步构建起县城、中心集镇、中心村“1+8+N”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。截至目前,115村已全部搬迁拆除,行政村销号53个。

           拆除旧房的时候,曹六仁站在旁边,这间住了42年的房子,承载了老汉的太多感情。“挖掘机一钩子下去,我泪就下来了!”曹六仁说,当时红着眼搬到县城里的新家。

           进城路上,曹六仁并不孤单,除了赵家洼的乡亲父老,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也随他们一起进了城。“村委会的人多了,驻村干部的活儿变了。”曹六仁说。为了让搬迁群众进城有组织管,有人帮,岢岚县探索出了“并村简干提薪招才建制”管理模式,通过机关领建、村村联建、村居共建、企业带建、产业促建,阵地前移“五建一移”,优化了农村组织设置,实现了资源整合、优势互补。驻村工作队员变成了“物业管理员”“信息员”等,对搬迁户实行一户一干部跟进服务,引导搬迁户至少加入一个合作社、联结一户企业、有一人稳定就业。

           没几天,驻村干部就帮助曹六仁在县里一家玻璃厂找到了工作,每月工资2800元。如今,他已经开始享受起了城里人的日子,他和记者开玩笑说,“我不喜新厌旧,但‘嫌贫爱富’。”


           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,曹六仁在县城一家玻璃厂上班,每月工资2800元

           给“深度”打造“出路”

         “岢岚是养穷人的地方!”

           年轻时的曹六仁不认命,誓要与天争个高低。但曹六仁“争”的资本,只有32亩坡地,于是他每天把日头从东头背到西头,想要在地里种下个希望,刨出个光景。但事与愿违,32亩地都是看天吃饭的坡地,“老天爷不会让我们痛痛快快地吃上这口饭。”曹六仁说,由于岢岚的气候条件,村民只能种一些土豆、玉米和小杂粮,“这些东西不值钱,我们这到处都是。”另一方面,收成要靠运气,收成好的年景还能挣个油盐酱醋钱,年景差的时候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。

           越种越穷,越穷越种。但曹六仁觉得,地就是农民的底气,种地就是农民的出路。虽然现在住进楼房,拿着工资,但曹六仁也总觉得不踏实。“进了城也是庄稼汉,当了大半辈子农民了,没土地心里就没底气。” 

           人走地不荒,这是曹六仁和乡亲们的愿望,同时也是岢岚县破解深度贫困措施之一——向这方水土要出路。在这方“养不活人”的水土,岢岚县用“四个全覆盖”工程做文章:在搬迁村实施土地复垦增减挂钩、退耕还林、荒山造林、光伏项目4项工程,出台特色农业种植、特色养殖、中药材种植、特色经济林4个补贴办法和光伏利益分配办法,对搬迁户土地林地和宅基地进行打包开发。

           但曹六仁却充满怀疑,“种庄稼还是种玉米土豆实在,种地还是咱庄稼汉在行。”让其他人到自己种了几十年都没挣钱的地里搞项目,“走着瞧!”

           等过了两个月,曹六仁和几个老伙计回村里一看:曾经的穷山洼哪去了?

           山下,过去七零八碎的旱地如今变成一大片平平整整的“药田”,这是岢岚县引进振东集团等6家企业和18个合作社将平地进行流转,规模化种植黄芪、党参、柴胡等中药材项目。目前,全县以每亩200~300元的价格,共流转搬迁户土地1.762万亩。

           山上,过去沟壑纵横的荒山如今布满了“育林坑”,这是岢岚县将搬迁村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项目。目前,全县实施6万亩特色经济林种植,荒山造林4.3万亩,组建76个林业专业合作社,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搬迁群众参与务工造林增加收入。

           村里,过去破旧不堪的赵家洼如今成为农田,这是岢岚县旧村拆除复垦项目,全县115个搬迁村可复垦土地2507亩,用地指标增减挂钩交易可收益3.09亿元。目前,全县已交易土地104.1亩,收益1249.2万元。

           村外,过去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搭起了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,这是岢岚县光伏扶贫项目,通过建设85兆瓦19个光伏电站,实现所有无劳动力搬迁户光伏扶贫全覆盖。目前,全县已建成一个20兆瓦集中光伏电站和10个村级光伏电站,131户搬迁户已获得了光伏扶贫收益。

           在新家客厅里,曹六仁把“贫困户帮扶政策牌”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:“五位一体”金融扶贫4000元,光伏扶贫3000元,林业合作社分红2000元,23亩退耕还林补助11500元……曹六仁说,政府对他家的帮扶还不止这些,“10多亩地的流转费也快打到卡上了!”

          “请你告诉总书记,今年我老汉能脱贫!”

           还是这方水土,如今已然能够养好这方人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